孩子为什么会厌学?以学习为中心的家庭文化是根源
你是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还是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对孩子学业成绩影响甚大。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学情绪的根源在哪里?今天星宝和你一起聆听儿童青少年心理专家陈默老师和青少年心理工作者宋少卫的精彩讲解。
切莫把学习为家庭文化唯一的中心
宋少卫:您和我都是做青少年心理工作,您在青少年很多行为问题方面有很多特别好的见解,比如说青少年的厌学问题,您能不能给厌学青少年的父母,从家庭文化营造角度提一些良好的建议和意见。
陈默:从我这两年的临床上经验来看,厌学有一种低龄化的趋势。原先厌学是到高三厌学,或者是中考前,初二的时候蛮普遍的;现在已经到了小学二年级,越来越低龄化。我一直在探讨这个问题,实际上背后还是家庭的原因。从大的文化原因上来谈,以上海来看,很多家长在育儿文化上已经走向了那种畸形。到了什么程度?那些小学一年级的家长,他们如果要在一个QQ群或微信群里面讨论一些问题,讨论来讨论去一定都是讨论孩子的学习,还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他们就已经焦虑得不得了。孩子的学习绝对是一个家庭的中心问题,然后就是逼着孩子学习,整个家庭营造一种孩子学习是中心的家庭文化。
宋少卫:只要你学习什么都可以不干。
陈默:一个家庭的首要任务就是孩子的学习,这是我们常遇到的家庭的文化。从哲学上来说,任何事情走到极致一定是物极必反。你看,幼儿园星期六从早到晚排满各种学习任务,星期天也是,这个就叫极致。一个小学一年级学生家庭里面,只要他上学,爸爸妈妈张口说什么话都可以绕到学习,就算是讲其他跟学习没有关的事,最后还是绕到学习。现在这个大的家庭文化现象,背后的原因其实今天上午讨论的非常多。
家长的价值观影响育儿观
宋少卫:我感觉更多像是价值观问题,很多父母对学习采取的态度,可能更多是自己人生中一些价值观所导致的。
陈默:这也是我接下来想说的,现在为什么是这样一种状态,文化的背后就是教育观念,教育观念背后就是家长价值观。我们现在的价值观有什么样的问题呢?就是育儿都很糊涂。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你不是老师,你是家长,你的目标一定是他这一生过得好。什么样的一生是过得好的,这就是家长的价值观。拿一个问题问家长,如果你觉得孩子将来能成为一个社会精英,你愿意不愿意把他培养成一个社会精英?他肯定说愿意。假如我再问,社会精英等不等于幸福呢?他说等于不对,不等于又不对。这时候跳出来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生是好的,我一问家长,都回答不出来。好像是这样,好像又不是那样,就讲不清。这个东西就是我们家庭教育要做的东西,夯实了这个基础,家长他的教育理念正确了。
所以我一直说在家庭教育里,有几个因素一定要考虑,这些因素在学校很难落实,但是它对于一个人过得好不好很重要,家长要是有这些意识的。比如说一个人身体是健康的,要是一个孩子是慢性病,私人生活怎么会过得好,心理健康上最低也要是可以适应环境的,总之身心是要健康的。家长有这种价值观,他才会在育儿过程中给到孩子,没有是不可能给到的。
比如家长的理念是,一个人收入不能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如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他一定是不幸福的,因为太穷了,日子是不可能好过的。但是如果这个孩子他将来的收入达到了社会平均水平,也干了自己非常愿意干的事情,这个人就一定可以得到内心的快乐吗?很多家长很难回答这问题,比如我问他,隔壁的邻居,他的女儿是外资企业的,你的女儿是小学老师,你的女儿非常愿意做小学老师,那个外资企业的比你家女儿多了双倍工资,你是不是认为他的妈妈是成功的?如果你真的回答是,他妈妈比我成功,那你一定会贯彻在你的教育过程当中,你女儿就是有钱也不会快乐。这就是家长他自己的一种价值观。
还有你培育出来的人,他将来是什么样?是不是那种能为自然美、艺术美而感动的人?现在的家庭教育很忽视。你看现在的人,腰缠万贯,带着客户到自然美景里面去,根本不会欣赏,满肚子都是阴谋诡计,哪里还有什么乐趣。你要知道自然美景是为人塑造的,因为动物是不会享受的,你能够在自然美景里面流连忘返,这才是享受到作为一个人应该享受的东西,但这方面一般家庭不会去想到培养。
宋少卫:您说的我觉得特别重要,其实今天很多孩子厌学,我觉得概括起来就是因为很多父母没有告诉孩子,为什么去学习,你该学什么。这两方面可能是现在出现厌学的一个终于原因。
陈默:这就是家长教育观念有问题。家长首先要通过学习去端正,明白自己的教育方向是什么。家庭文化背后实际上就是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值得家长去思考。
家庭文化的营造和建设不可操之过急
宋少卫:您觉得从家庭文化的营造和建设的角度上来讲,我们怎么解决?
陈默:具体处理孩子厌学的操作上,首先母亲一定要克服焦虑,因为很多妈妈经常是不停在说考试,比如月考考完了,接下来就说期中考试,期中考试考完又说下个月考、说期末考试,张口闭口不停在说考试,这实际上就是制造一种焦虑的气氛,这是很感染孩子的,不应该这样做。
还有一个小学生很常见的问题,现在城市里的孩子小学一二年级都是陪读,我也认为一二年级可以陪读,但是我们操作有问题,很多问题厌学是陪读造成的。怎么造成的呢?首先是陪读的家长心态不对,她是个大老虎,孩子是一个小白兔,就是她在做一个监工,她就这样看着孩子做功课,然后不停地在旁边指手画脚,小孩子好不容易写出一个字,她说难看要擦掉,过一会儿小孩子东摸摸西摸摸,妈妈就说,快点做做好了再玩,做数学更惨了,这道题错了重做,小孩子擦掉,又错了,来妈妈给你讲,这个小孩肯定不要听了,再做出来又是错的,这下子妈妈火上去了,你上课到底有没有。或者妈妈在那里打游戏机,孩子想你怎么在这玩,心里不平衡,爸爸就跳起来,骂孩子。孩子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整个一个被骚扰的对象。
宋少卫:其实我们家长特别愿意去矫正孩子,总是不停去告诉你错了,想要达到一个让你走对了的目的。后来在做注意力调整的时候发明了一个小方法很有趣,就是让这个孩子不断地犯错,恰恰不矫正。但他自己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努力集中注意力千万不要出错,结果最后的时候,他的注意力变得非常集中。
陈默:因为他连出错你都不说他,他还怕什么呢?所以他就不需要去消耗这个能量,而集中能量在注意力上面,反而越来越不出错。如果家长不停地骚扰,一惊一乍,那孩子能量就会消耗殆尽。还有小学老师也是这个问题的制造者。有的孩子变成了竞争专业户,他那个竞争量比他作业量还要大,有的时候上一些音乐课、美术课就是到教室里去竞争,这个孩子每天在搞前面的那些东西,后面叫他怎么学?所以很快就会厌学。这两个因素是我们国内现在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
初中以后孩子厌学,是因为孩子开始有思考,他想知道自己做这些是为什么,我为什么要学习,但这个问题通常我们给他的解答都是孩子们不接受的。所以这个阶段的厌学就变成根源性的厌学。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育有很大的缺失,我们给孩子的解答基本都是错的。
一次有个学校把我叫去,一个教室里都是初一的孩子,还有一个教室是他们的家长。我先进学生的教室问初一的孩子,说同学们问你们个问题,你们为什么要学习?有学生回答,为我老妈。我说那不为老妈还为什么?又有学生回答,因为九年义务教育不完成教育局要找他。我来到隔壁家长的教室,说我刚从你们孩子的教室里出来。在座的家长,我刚才的问题你们怎么回答他?我让一个学生的爸爸说,学生的爸爸回答,我会跟他说你要好好学习,因为现在社会竞争很激烈,你要参与竞争就一定要努力好好学习,因为好好学习才能有好的文凭,有好文凭才会有好工作,才会有好日子过。我说如果你的孩子问你什么叫好日子,如果这个爸爸说好日子就是有房有车,那孩子会说我现在都有了。我说为房子和车子读书是你们这一代,不是他们这一代。
所以我们对中学生的教育,实际上涉及到四个问题。第一个是为什么要学习,学习有什么意义。我一般是跟孩子们说这样说没有意义。地球上生活着动物和人,动物过的日子是原始的,动物过一千年还是动物,人呢?人过的日子是创造性的。因为人会学习,学习是人的生活内容。
第二个学了有什么用。我跟他们说,你要有用的学烹调,马上去炒菜了,学裁缝做衣服就行了。课堂学习的用处不能直接看出来,但你学习不停训练你的思维,你的思维水平被训练地越来越高。比如说你到乡下去找一个老太婆,你提个问题我们两个老太婆回答出来一样吗?肯定不一样,这个问题我一看质变量,因为我学过三角函数,她没学过,解释问题肯定是不一样,途径不一样,方法不一样,结果也就不一样。这个时候我就会问孩子,两个老太婆带回去一个,你会带谁?
第三个问题他们会问这个问题,这个时候说老师我不是不要学,其实我也要学的,但太多东西了,太苦了,学不好。我就跟他说,苦不苦其实是一种感觉,是情感体验,苦不苦这东西,情感体验是随个体而不同的。有人请你和一个和尚吃饭,端出来全是蔬菜,和尚开心得不得了,你却很生气。你想为什么同样的事情两个人反应不一样?你觉得很苦,但调整一下心态就不一样。人活着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有收获,而没有地方比课堂学习更能体现收获。从1+1=2,每一步都是你自己走的,现在回头一看,谁都不能替代你,这就是精彩,这就是快乐。为什么不享受这快乐?现在如果能把我倒退到14岁,天天让我做练习我都开心,对吧?但已经退不回去了。
有的孩子还会有问题来挑战你,他说我邻居我亲戚,还有报纸上谁谁谁,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人家现在是亿万富翁。我就跟他说,谁告诉你读书多等于赚钱多?他说,古人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我说古人说话都有省略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他省略了读完书要做官,而且要做贪官才有黄金屋,但贪官是要杀头的。那读书等于什么呢?我说人生他有两部分享受,一部分是物质享受,这部分享受其实动物也可以有的,一只别墅里的哈巴狗就比乡下草狗享受到的多。还有一部分享受,是人特有而动物没有的,就是精神的享受。这部分享受是看不见的,是更深更大更广的内心愉悦的来源。而这种享受和教育和文化相关,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和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在精神享受上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所以孩子好好学习有什么用,就是享受我们作为一个人的快乐。
宋少卫:我个人有一种观点,我觉得在跟孩子讲你为什么学习的时候,更希望让他理解人类为什么学习,学完之后对你的人生,此刻和未来有什么作用。
陈默:一旦得到功利就会退,现在孩子是这样。另外,我们还应该注意,有一部分孩子——在上海比例高一些,大约5%以上——他们有学习困难,有神经功能障碍,因为家长不了解这种疾病,小学老师对这个问题也是知之甚少,这部分孩子得不到帮助。所以我给小学老师开讲座一直跟他们讲这个东西,就是希望他们能了解,这部分孩子怎么去照顾,甚至很多时候是要去训练的。
宋少卫:无论是家庭还是孩子自己本身都对这个问题很纠结。好的,非常感谢陈老师给我们的精彩讲解,希望将来有机会再探讨关于厌学的问题,谢谢陈老师!
来源丨新东方网
责编丨黄圆圆
“星教师”微信商务合作|023-67450968
推荐阅读
·END·
↓↓↓ 点击"阅读原文" 【一键订阅】